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3
0

在弓箭手村的資安修練第 3 天,來到了守護村莊的「真相之門」,這裡的試煉不再只是防守,而是要確保每一個動作都能追蹤、每一筆資料都不外洩、每一個進來的人都是真人不是駭客變的!這三項挑戰分別由三位守門者把關:不可否認性(做了就不能賴)、隱私(個資不能亂飛)、驗證(你是誰我得先確認)。
今天的任務:學會如何讓人「簽了就不能反悔」、資料「藏得住也守得住」、還要「驗得出誰是自己人」。


不可否認性 (Non-repudiation)

  • 不可否認性的意思是:做了就不能賴!
  • 我們要確保某個人或系統執行了某個動作後,不能事後否認。這對於法律、合約、交易紀錄等非常重要。
  • 常見的保護方式有:
    • 實體簽名:像是紙本合約、收據、文件上的親筆簽名。
    • 數位簽章:用加密技術來驗證電子文件的來源與完整性,確保文件沒被改過,也能證明是誰發出的。
    • 生物辨識技術:像是指紋、臉部辨識等,用來確認身份,避免冒用。
  • 舉例來說,如果有人簽了合約、發了指令或傳了資料,我們要有辦法證明「這件事真的是他做的」,不能讓他事後說「不是我」。

隱私 (Privacy)

  • 隱私是每個人對自己個人資訊的掌控權。這些資訊可能包括姓名、地址、身分證號碼、醫療紀錄、財務資料等等。
  • 常見的保護方式有:
    • 加密:把資料變成只有授權者才能解讀的密碼,常用於傳輸或儲存敏感資訊。
    • 存取控制:設定誰可以看、誰可以改資料,像是帳號權限、角色分級等。
    • 合法性與合規性:遵守像是GDPR、台灣個資法等相關法規,確保資料處理合法。
    • 監控與風險管理:持續監控系統與資料使用狀況,並針對風險進行評估應變。
  • GDPR(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)
    只要你在歐盟「做生意」或「收集歐盟用戶資料」,不管你是台灣公司、 美國公司還是其他國家,只要涉及歐盟個資,就要遵守 GDPR。
  • HIPAA (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)
    美國在 1996 年通過的一項聯邦法律,它的目的是要保護病患的健康資訊隱私與安全,並且規範醫療機構、保險公司、IT 業者等在處理這些資料時的行為。
    保護病患的個人健康資訊(Protected Health Information, PHI):任何可以識別病患身分的健康相關資料姓名、出生日期、醫療紀錄、帳單記錄、指紋等。

驗證 (Authentication)

  • 驗證就是確認你是你,確保系統只讓真正的使用者進來。就像門禁系統一樣,只有符合條件的人才能通過。
  • 知識因素(Something You Know):你知道的東西,你腦袋裡的資訊。
    • Password、PIN
  • 擁有因素(Something You Have):你擁有的東西,你手上有的東西。
    • Token、Smart Card、Cookie
  • 生物特徵因素(Something You Are):你是誰,你的身體特徵或行為模式。
    • 指紋、虹膜、臉部辨識
  • 地理因素(Something where):你在哪裡,根據你的位置來判斷是否合理。
    • 登入的地點是否在平常使用的地區、是否在公司內部網路範圍內
  • 單一因素驗證 (Single-Factor Authentication,SFA)
    • 只用一種方式驗證,例如:只輸入密碼。
      • 簡單方便,但風險也高。
  • 多重因素驗證(Multi-Factor Authentication,MFA)
    • 結合兩種以上的驗證方式,例如:密碼+指紋或密碼+驗證器。
      • 相對麻煩,但安全性高很多。

上一篇
DAY02三劍客的誓言:CIA 三要素(機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)
下一篇
DAY04風險的陰影:風險管理流程(風險管理、風險處置)
系列文
弓箭手村的資安修練:CC認證30天生存日記13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